数据还原西安楼市上半年走势,数据中都隐藏了哪些信息? - 陕西 - 陕西省房地产商会
微信公众号

数据还原西安楼市上半年走势,数据中都隐藏了哪些信息?

2018-08-16 17:01

数据是检验市场兴衰变化的试金石,尤其是对房地产市场而言,数据更具有能够总结过往与展望未来趋势的属性,2018西安楼市半场已过,省统计局也在近日发布了上半年市场报告,虽然官方的数据近年来频繁遭到吐槽,但掌握宏观数据的权威机构发布的报告,还是值得我们去细品。

壹 73.6%!投资倾向西安

前6个月,全省完成房地产投资额1513亿元,其中西安就达到了1114亿元(占比74%),可以很直观的看到,放眼整个陕西省,房企更青睐在西安拿地、搞开发,也能够说明在西安的投资成本较高。

但有个很明显的趋势应当注意,西安4-6月房地产投资增速环比仅上升2.2%,远低于全省8.6%的增速,周边的地级市(咸阳、渭南、延安、汉中、安康)增速在20.3-148.7%,其中延安市最高,达到148.7%。

这就说明两点:①房企虽然青睐西安市场,但在西安拿地的难度与过高的成本让资金实力弱的房企望洋兴叹;②现阶段,西安执行的限价政策,房企难以从中赚取更多的利润。

综合这两组数据,能够看到,西安虽是地产开发重镇,但供地紧缺且拿地成本一路走高,房企已经开始调整战略,转头进驻西安周边的地级市。

贰 68.5%,3.3个月!冲向西安,买空西安!

前6个月,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1829.73万方,而西安市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252.77万平方米,占全省总量的68.5%,同比增长10%,环比1-3月,增长0.2%。

进入2018年,购房热情再度提高,对比2017年上半年,市场销量上涨10%,这主要是受到人才引进政策的影响,2017年全年引进人口25.7万人,而2018年上半年引进人口数量已超55万。

2018年4-6月的销量与1-3月相比,仅上涨0.2%,在全国调控收紧,其他城市楼市转冷的大背景下,不少购房者心态发生改变,转为观望态度,还有一点与西安自身有关,5月底6月初,不少楼盘都因摇号细则的出台延缓开盘,自然影响到第二季度的销量。

刚才是对西安市上半年销量的复盘,我们再来看看上半年的待售库存,西安市待售面积297.42万方,同比下降23.6%,其中住宅待售面积仅为81.5万方(其中还有死库存,实际可售面积要比该数据更低),去化周期仅为3.3个月,不光是西安市的库存锐减,全省待售面积为779.8万方,同比下降18.4%,降至2016年10月以来的低点。

叁 16.5%!被高利率绑架的房企!

上半年房企到位资金2096.39亿元,同比增长13.1%,看似歌舞身平,房企囊中金币满满,然而在这背后,却是筹款难、贷款利率高的现实。

从房企资金构成来看,国内贷款仅为190.7亿元,同比下降14.7%,而自筹资金高达931.7亿元,同比增长29.1%,占总资金的29.1%。

各类资金的占比、涨跌幅的变化,都在说明这房企从银行贷款搞开发,难度越来越来,而想要取得开发资金,就必须选择利率更高的其他贷款渠道,开发成本自然有所提高。

央妈的几次放水的确补给到了银行,而对于房地产行业并没有明显受到惠及,无论是房企贷款,还是购房者贷款,所承担的贷款利率并没有下调,上海某行下调利率不到一天就被调回便是最好的例子,也足以说明当前金融环境对房地产行业仍是收紧、从严的态势。

肆 10.6%!房价上涨压力空前!

供需关系引发价格上涨,2018年7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西安市同比增长10.6%,与无锡并列第11名,同比涨幅连续16个月超过10%,环比连续29个月持续上涨。

不仅西安市面临着价格上涨的压力,整个陕西省普遍如此,我省上半年住宅均价7785元/平方米,同比增长24.1%,比一季度提高2.8个百分点。全省除了商洛市,其他地市住宅价格均比2017年有所上涨,其中,延安市价格上涨幅度最大,其次才是西安市。

伍 窥见未来西安市场

文章前四个部分用到了省统计局关于房地产半年报中的六项关键数据:投资占比、投资增速、销售面积、待售面积、资金占比及房价涨幅。这六项数据,足以支撑我们窥见西安楼市未来市场的预期。

省统计局也在报告中承认,供需不平衡是引发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解决这个矛盾,不外乎两点,即:加大供应,限制需求。通过加大土地供应、行政干预开发节奏、加快物价备案,预售审批流程的确能够达到加大供应的目的,但从开发商拿地再到销售,至少需要4-6个月的时间,所以短期内仅靠加大供应,提升库存量是不现实的。

如果决策层决心坚定,那只有从需求端着手,升级调控政策,对新落户人员附加一定年限的社保、个税要求,但这其中牵扯到人口吸引力,与既定的人口目标背道而驰。

不改变供需关系,仅通过一味地通过限价,要想达到“遏制房价”目的,恐怕是杯水车薪。但在有着被“约谈”、“问责”的风险面前,限价仍是控制房价涨幅过快的调控措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