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重磅会议上线,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拉开帷幕,有几件要事,需要着重分享一下,先宏观再楼市。
首先是上面释放了最新宏观货币指导:
1、GDP目标5%。
2、赤字率4%,规模5.66万亿。
3、地方专项债4.4万亿。
4、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
5、特别国债0.5万亿,支持国有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
这是今年全方面的总量安排。跟去年相比,总数上多了2.9万亿资金,意味着大水将更加充沛。这些钱用在哪里呢?
消费、化债与房地产。
其实 2024 年最大的贡献,就是测试出了经济复苏的主要路径:
“两新补贴”最为亮眼。
办公室实习生小王昨天特别开心,跟我说,从京东买了台笔记本电脑,国补+学生优惠,减免了 3200多,力度太大了。
不止电脑,手机和家电,都出现了消费火爆现象。其中手机等数码产品,目前补贴申请人数已经超过 2000 万,而家电,去年12月就完成了4585万台的销量。
这些数据让我们看到,只要让利,人们的消费意愿还是比较旺盛的。只要按照这个节奏,继续投入资金,释放到各行各业,消费端就能带动生产端,实现正向循环。
报告会还提出了提振消费十条措施,其中,几条大家要注意:
1、扩大健康、养老、托幼、家政等多元化服务供给
2、加快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发展
3、推动扩大入境消费
4、健全县域商业体系
5、释放文化、旅游、体育等消费潜力。
这5条所提到的赛道和行业,是今年的重头戏,大家要多关注一些,更重要的是,今年大型设备更新也将正式启动,想象空间很大。经济复苏有了强力的支撑点。
其次,就是楼市刺激。
无论是官方数据还是第三方机构数据,都证明楼市已经阶段性稳住了。
一线和强二线城市的新房和二手房都在复苏,特别是核心区高总价的新房销售火热,只不过非核心区郊区的房子量价还在萎缩,低能级城市的楼市还是不温不火。
当然这是远远不够的。
今天上午第二份工作报告,李强总理就谈到了房地产,而且本次政府报告对房地产相关工作着墨颇多。
重点有以下几条:
1、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
2、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方式,合理控制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
3、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在收购主体、价格和用途方面给予城市政府更大自主权。
4、拓宽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使用范围。发挥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继续做好保交房工作,有效防范房企债务违约风险。
5、有序搭建相关基础性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6、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
7、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城镇化质量水平,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8、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统筹城市低效用地再开发。
足足8条,300多字,这在整个历史工作报告会议上都是罕见的。
总而言之,归结为:
“全面放开政策约束,下方权限落实任务,给地方更多支持,收储去库存,建设保障房,不要多盖房,而要盖好房,多在存量核心区做文章,少城市边界做扩展。”
这符合房地产调控的第一性原理,缩减供应,提振需求,以达到房价回归的作用。
其实我更关心的是,国家到底愿意给地方拨多少钱,用于收储。这个会上没说,但根据最近各地的表现,今年不会少。
比如今天看到一个消息,湖北大学,直接花了2个亿,采购旁边的商品房,作为学生宿舍。
这个玩法太猛了,不止是政府收储,而是“定向量化”的逻辑。啥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