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208政治局会议看明年经济政策变化 - 国内外 - 陕西省房地产商会
微信公众号

从1208政治局会议看明年经济政策变化

2017-12-11 14:49

按照这两年的惯例,中共中央政治局会在每个季度的首月,召开专门研讨经济的会议,分析总结上一季度的经济运行情况并为下一阶段的政策定调。由于召开十九大,今年10月份政治局并未召开以经济为主题的会议。

12月8日,政治局召开会议。从新华社通稿看,这次会议总结了十八大以来党在经济建设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并研究分析了2018年的经济工作。

我们从通稿中,总结出以下四个重点内容。

一、高度评价过去五年成就,经济进入新时代

在总结十八大以来的经济工作时,会议给予了高度评价。在党中央的带领下,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供给侧改革有力推进,经济实力增强,生态文明建设成效之大前所未有,民生工作也取得积极成效。

回顾过去几年,政策基调经历了几次调整。2012年3季度起经济基本面走弱,稳增长成为政策重心,针对城投的再融资政策出现放松。2013年经济出现阶段性企稳,但2014年年初开始经济下行压力再次凸显,当年11月开始连续6次降息、5次降准。

2015年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政策做出重大调整,由此前的需求扩张转向供给侧改革。2016年,稳增长与供给侧改革同步推进,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快推进供给侧改革。2017年,由于经济韧性超预期,防风险成为政策重心,具体围绕金融监管与地方债务治理两条线。

对于经济所处阶段,党中央的认识也经历了变化。2014年2月,提出中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的判断。2015年4月-2017年4月,以经济工作为主题的政治局会议,都提出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在2017年7月24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不再提及新常态,随着供给侧改革等工作的推进、经济数据的持续超预期,党中央可能认为“三期叠加”时期的主要矛盾得到解决。

从此次会议看,结合十九大报告,经济进入新时代

二、稳中求进是工作总基调,积极财政+稳健货币

会上两次提及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一是在做好2018年经济工作时,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二是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要长期坚持。

展望2018年,经济领域工作的稳中求进,是在经济增速维持合理区间的同时,推进各项改革措施。我们预计在政策选择上,依然是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组合

明年积极财政政策的空间,相比于今年可能略小一些。财政内资金方面,预计随着名义GDP增速放缓,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有所回落。地产调控趋严以及今年的高基数,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也将放缓。表外资金方面,规范融资平台举债融资、清理规范PPP项目、规范政府购买服务,这些模式对基建投资的支持力度也将有所弱化。

财政领域的积极因素,一是项目收益专项债券大概率将扩容,二是近两年的创新融资工具,如PPP专项债、PPP资产证券化、项目收益债券等,继续落地推进,对基建形成支撑。

货币政策延续不松不紧,强调预期管理。金融工作会议上,将货币政策的基调由“稳健中性”调整为“稳健”。我们看到此后,货币政策既不大水漫灌,也不刻意收紧,根据财政支出力度、市场流动性等情况,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削峰填谷”平抑资金面的波动,维持紧平衡。

今年来,全球多家央行加息。我们认为央行上调OMO利率、基准利率的可能性都不大。与3月跟随美联储加息上调OMO利率时相比,国内短端利率已有明显抬升。

而根据历史经验,上调基准利率需要实际利率落入较深的负区间、加息前实际利率存在半年以上的持续收窄趋势这两个触发条件。明年一季度CPI同比高位更多是因为基数原因,从力度和趋势上看都不具备加息的条件。

三、确保打赢三大攻坚战,从去杠杆到有效控制宏观杠杆率

三大攻坚战,指的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最早是今年8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提出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明确要坚决打好这三大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这次会议对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提法,与以往相比略有不同。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推动经济去杠杆,把国有企业降杠杆作为重中之重。而此次政治局会议上,基调略有放松,指出要使宏观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

实体去杠杆,需要稳步推进。过快地去杠杆,增加了债务违约风险,经济下行的压力上升。更为合理有效的方式是,先降低杠杆率上升的速度,再降低杠杆率的绝对量。

此次会议,对于去杠杆的基调,由之前的降低调整为合理控制杠杆率。我们认为,后续的政策措施,可能会保持平稳,降低政策本身的冲击。

扶贫继续是政策重点,会上提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际上,在十九大报告中,乡村振兴战略就已经与深化供给侧改革、加快创新型国家等并列,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点任务。预计农村土地改革等基础性问题将加快解决,同时提高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这次会议,几次提及生态相关的内容。一是在在回顾十八大以来的成就时,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二是确保打赢污染防治战。三是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从重视程度看,意味着环保限产可能会成为常态。淘汰重化工业领域的污染大、耗能高的落后产能,政策可能维持高压态势。

四、淡化增长目标,强调增长质量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我国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此次会议,较少提及稳增长,仅在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时提到了。稳增长放在各项任务之首,既是遵照惯例,也是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要求,不宜过度强调稳增长在各项工作中的重要性。

相反,会上指出要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各项工作,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过程中,对于经济增速下降的容忍度会提升。

因此,地方债务严监管预计将持续,“政策收紧—经济下行—监管放松”的惯常做法短期可能要打破。剥离融资平台公司的政府性融资职能、清理规范PPP模式、打击伪政府购买服务,将继续续是下一阶段地方债务治理的重点。同样的,针对金融业的监管政策短期也难以放松。

但相比于之前,这些监管政策节奏上将有所放缓。因为,正如前文所提到的,政策由此前的去杠杆调整为有效控制宏观杠杆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