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对中国行业经济调整的十个“危”与“机” - 国内外 - 陕西省房地产商会
微信公众号

新冠疫情对中国行业经济调整的十个“危”与“机”

2020-02-20 13:57

本文作者:图胜科技首席经济学家李文龙博士

 

从2020年回望过去22年间,中国经历了两次大的自然灾害:1998年特大水灾、2008年汶川地震,同时也经历两次大的病毒疫情,2003年的非典及当下的新冠疫情。这四次灾害造成的损失分别相当于当年GDP的3%,1.1%、2.7%及1.5%左右。
 

相对自然灾害的突发巨大财产及人员损失,疫情灾害则是以更为持续且多角度的方式冲击经济体系,其不仅造成人员及物质损失,更可能通过反应过度的心理焦虑与恐慌影响了人的行为及社会经济活动,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业经济的调整,尤其是本次新冠疫情发生于中国经济深化调整、大步向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方向转型的2020年春节期间。疫情的实际损失及由此产生的焦虑与恐慌对中国行业经济既造成了十个“危机”,也带来了十个“机遇”。如果应对好“危机”的同时抓住“机遇”,顺势而变,中国经济的竞争力、活力与韧性有望进一步提升。

 

一、新冠疫情对中国行业经济造成的十个“危机”

总的来看,这次疫情打击最大的是与人群密集或人与人面对面接触有关的行业假设疫情在2020年一季度前被有效控制,这些行业在一季度受到的影响最大,在二季度的冲击将逐步缓解,但在新冠疫情阴影的冲击下,短中期内有关行业的发展步伐将有放缓趋势。

(一)      餐饮行业短期内遭受较大打击。在无新冠疫情冲击的情况下,2020年春节黄金周餐饮收入在1240亿元左右,但目前实际上可能仅为20%左右。预计3月份后会逐步好转,全年的餐饮营业收入预计为4.2万亿元,比2019年同比降低10%左右。此次疫情的短期影响是,餐饮业的卫生水平将上一个台阶,餐饮业的顾客密度将逐步下降,传统堂食餐饮业将面临成本增加、客流增长乏力的挑战。

(二)      野生动物食品产业链受到长期严重压制。尽管食用野生动物属于违规违法行为,但部分人群对野生动物食品的需求仍有增加趋势。考虑到类似2003年的非典,这次新冠疫情的源头也指向蝙蝠以及果子狸等野生动物,因此国家势必将出台长期且更严厉的遏制野生动物食品产业链法规。这条非法产业链大概率将受到明显遏制,不管是可以预见的更严苛的行政立法,还是消费者对于野生动物再次引发疫情产生的心理恐慌,都会使涉及野生动物食品的企业受到严重打击。

(三)      酒店业将在2020年受到较大负面冲击在人均收入提升以及交通设施不断完善的背景下,酒店业属于受益的消费升级行业。但在疫情冲击下,加之交通受阻和旅游业前景惨淡的波及,2020年酒店住宿业收入估计为7000亿元,比无疫情情景下的收入将下降15%左右,其中装备大型中央空调的酒店面对压力更为明显。即使疫情好转,但客流回升速度预计相对缓慢。

 

(四)      客运交通行业短期受到冲击。民航与公路客运在一季度将受到明显冲击,铁路客运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民航方面,一方面是国内旅客的下降,二是海外游客前来中国的数量也将大幅减少,预计全年民航业收入可能下降5%。铁路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尤其是继续扩张及便捷的高铁网继续能从公路及民航抢夺市场份额,预计铁路受到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一季度。公路客运量在铁路争夺客源的压力下,自2015年后逐年下降,加之今年疫情因素,预计2020年全年旅客运输量将降至120亿人次。
 

(五)      旅游涉及餐饮、交通以及酒店、景区等众多关联行业,因此整个旅游产业受到影响也是多维度的旅游属于消费升级收益行业,在人均收入提升的情况下,旅游的需求会越来越旺盛。2019年全国游客约为60亿人次,景区收入约4758亿元。考虑到新冠疫情的冲击,2020年旅游人数与景区收入预期均出现负增长。其中,境外游客来华受疫情的冲击更大,预计2020年的境外游客消费为1020亿美元,较2019年下降约20%。

 

需要强调的是,疫情爆发后,诸多国家限制了中国游客入境。由于中国游客出境消费在2019年占到了全球的10%,约为1500亿美元,预计2020年将减至1200亿美元,这对严重依赖中国游客国家的旅游业将产生负面影响。
 

(六)      线下培训业务步伐放缓中国的教育培训市场规模潜力在2万亿元左右,尽管线上教育发展迅速,但其不能完全替代线下教育。目前仍有5500万学生参加各类线下教育。由于新冠疫情“一刀切”叫停了全部线下教育,一些线下教育准备不足或难以有效开展线上业务的培训机构将蒙受巨大损失

 

(七)      娱乐与影剧院业务短期出现负增长。娱乐业具有人群聚集的特点,因此其受到疫情的冲击较大,尤其是影剧院与KTV等室内娱乐场所。较2018-19年连续两年近100亿元的春节档(初一到十五)电影票房收入,2020年同期票房收入预计几乎颗粒无收。加之目前线上放映趋势的加强,电影票房收入的恢复将是缓慢与艰难的过程2019年电影票房收入为636亿元,预计2020年降至540亿元左右。另外,以现场演出为特点的剧院等收入也将面临类似的下滑压力。

(八)      会展业面临转型压力中国会展业发展迅速,目前的市场规模为7300亿元,过去十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考虑到新冠疫情,一季度会展活动基本上将被大面积取消,与之相关的重大活动及仪式也将取消或推迟。会展业在二季度将开始逐步恢复。由于会展聚集大量观众,因此,未来的会展业将向小型化与专业化方向转型。

(九)      房地产短期压力增加房地产业作为经济支柱行业,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主要在节后销售与开工建设方面,新房的集中开盘活动会被延迟或取消,二手房交易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预计一季度房地产受到的影响最为明显。尽管有降准降息等一系列货币宽松的预期,但政策面会严格遵循房住不炒的总基调,控制资金流向房地产市场,预计全年房地产都将处于增长乏力的态势。另外,考虑到家庭及灵活办公的兴起,办公楼需求面临压力也将有所增加

      外贸行业与全球供应链短期内受到冲击。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压力下,自2018年11月以来,中国的进出口增速出现了明显下降。这种趋势一直延续到2019年10月,随着中美经贸关系一定的缓和,进出口增速才出现反弹迹象。中美经贸摩擦虽然影响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全球供应链,但其不会在短期内带来明显冲击,但新冠疫情不同,其导致的复工延迟对出口,进而对全球产业链已造成影响,包括韩国等在内的汽车行业因中国零部件供应中断,已出现减产情况。如果涉及全球产业链的国内生产迟迟不能恢复,其将影响中国进出口,削弱中国在全球供应链的位置乃至影响全球市场商品供应。

 

二、新冠疫情对中国行业经济调整带来的十个“机遇”

任何事都有两面性,新冠疫情对中国传统服务行业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但也在客观上将加速中国经济的调整步伐。一方面,在中国大步向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方向转型的大环境下,此次疫情实际上将加速这个过程,另一方面是以传统落后产业为主营的企业在这次疫情中将面临更大的被淘汰压力,如果其能将此视为机遇,在政府引导政策的支持下进行转型,则企业的竞争力与活力将进一步增强。

总之,疫情之下,顺应网络化、数字化、无人化、智能化潮流,行业经济将掀起转型大幕并开启新的庞大市场需求,这有助于进一步夯实未来中国经济引领发展的基础与动力。以下是从行业经济角度预见未来十个面临巨大发展机遇与潜力的领域。

(一)      食品产业规范化与监管将大幅加强。食品与餐饮产业链的受监管程度将更严格,野生动物食品产业链将受到严厉的管控,禁食的野生动物范围将大幅扩大,市场将严重萎缩。另一方面,规范化与工厂化动植物产品的强制推广程度将进一步提升。

(二)       5G网络将进一步加速推进。新冠疫情的高传染性,对人与人的密切接触及沟通带来严重限制,由此,沟通方式将进一步向线上转变。此时中国正在推广5G通讯与数字经济,预计有关产业的发展将提速,中国的5G普及步伐加快,将可能在2024年提前完成

(三)       线上服务将更多取代线下服务疫情将导致更多的线下门店关停,需求从线下进一步转移到线上,网上购物、教育、娱乐、交流、视频等迎来新一轮扩张潮。

(四)      物流业有进一步加速发展空间线上购物与递送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将推动物流业发展。无人车、无人机等递送方式将以更快方式进入实际应用。

(五)      分布式与家庭办公模式增加这将进一步增加对网络化办公的需求,包括远程办公系统、远程会议系统等。分布式与家庭办公附带对交通的益处是将部分缓解早晚交通出行的拥堵程度。

(六)      笔记本电脑及适应家庭与移动办公设备产业链将迎来一轮增长期。全球笔记本行业在创新乏力以及智能手机普及的冲击下,产量增速自2017年中期以来持续下降,但新冠疫情催生了大量的家庭办公需求,对笔记本、台式机以及平板等将有新一轮需求,相关产业链将迎来新的增长期

(七)      人工智能与无人服务技术将更快取代人工服务由于人工服务受制于交通、地域以及具有可能感染病毒的风险,人工智能与无人服务技术的研发与推广的力度将会更大,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无人汽车将以更快速度普及

(八)      医疗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空间为进一步提升对病毒及感染人群的有效监测及防治力度,非接触式体温探测、消毒与防护设备用具、疫苗及防治教育等相关研发、产品与服务都将迎来旺盛与持续的需求

(九)      空气处理设备行业面临洗牌。尽管大型中央空调行业承压,小型中央空调及分布式空调的需求将持续增加。同时,空气过滤、净化设备的需求将有爆发及持续的发展潜力

(十)      大数据应用潜力进一步增长。面对以上线上服务、无人服务技术、智慧医疗、智慧城市等经济产业数字化的汹涌大潮,将催生和加快有关数据的分析与管理的进程,并大大有助于对疫情的宣传、防控与跟踪。同时,行业经济的深刻与快速变革,使得传统行业数据分析在频率、范围上难以满足要求,通过加强大数据分析,更有助于做出精准的行业发展分析及决策。

 

三、应对疫情冲击下行业经济调整的主要措施

我们在《新冠肺炎疫情与非典疫情的对比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新型冠状体肺炎疫情将如何冲击中国的消费行业》两篇文章中提出过应对疫情的若干紧急措施,这里就不在赘述。以下主要从涉及行业经济调整视角提出五条思路。

(一)      帮助受冲击员工转型此次疫情对技能复杂程度低且无力转岗员工的冲击最大。对于这些员工,应加强新形势下的技能培训,帮助其尽快掌握新的技能及重新上岗。

(二)      帮助企业度过当前难关。对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行业(如交运、旅游、餐饮和住宿),应从税费、金融等各个方面予以支持,为其未来发展及转型提供喘息机会及空间。

(三)      帮助传统企业转型以此次疫情为契机,根据行业经济发展方向,鼓励传统企业主动加速向数字化以及线上业务转型

(四)      对有市场爆发需求新的行业应加大投资以及引导力度尤其是重视对5G、人工智能及数字经济的投入与发展,进一步支持线上与智能无人服务业发展并创造新的需求及就业岗位。

(五)      在加强防护的情况下,尽快恢复出口行业的生产与相关物流运输。尤其是涉及中国在全球供应链占有重要地位、且属于自动化程度高的出口行业,包括汽车,电子等行业,应尽快恢复生产。对于劳动密集型出口行业的复工则可以适当延缓。

(六)      激发民营经济的活力稳定民营经济才能稳就业与稳经济,因此需进一步增加对民营经济的扶持力度,包括降低税负、适当放宽融资条件、扩大应急资金救助。本质上,应完全公平对待民营企业,彻底消除民营企业投资与发展的顾虑,中国经济韧性与效率才能进一步提升,才能更好经受住任何风浪的冲击。

 

 

最后,危机已至,纵有实际危害,但也有是一定程度上反应过度的心理焦虑与恐慌造成的强大冲击。我们唯有理性客观,消除恐惧,顺势而变,才能转危为机!

相关阅读